慰问“特殊群体”能否不再拍照留念?丨时评
2024-06-06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记者2月5日从民政部获悉,民政部办公厅、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,要求各地春节期间结合走访慰问,采取多种方式精心组织开展为困难群众“送温暖”活动,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。(2月6日《工人日报》)

这并非是“被温暖的人”不知好歹,没有感恩精神,而是一些人的个人隐私确实不想被广而告之。送温暖的时候,有的场景是可以拍照留念的,比如到工厂看望坚守岗位的工人、到市场看望坚守岗位的经营户、向学校的学生赠送学习用品,这些活动不会涉及个人隐私。而有的送温暖就不适合大张旗鼓。比如在给困难群众送温暖的时候,涉及一些特殊的群体,其中包括残疾人士、孤寡老人、失去父母的儿童等,他们的心理需要得到特别尊重。
曾经看过这样两篇报道:一个是,某地的一位初中生,父母因为车祸去世了,学校通知他有爱心人士要来学校看望他,要求他写个感谢稿在活动现场念一念,还要求他打扮打扮准备和爱心人士合影留念。这位学生告诉老师说:这笔钱我不想要了,我不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不幸遭遇;一个是,某地的一位老人,唯一的儿子因为患病去世,自己也一身疾病,有机关干部前来慰问,还带着记者。老人就提出了一个要求:我不想让记者报道我的情况。其实,以上两个“被温暖的人”提出的要求,都是合情合理的,也是人之常情。
事实上,大多数家庭困难的人,都不想让别人知道“我是困难户”“我患上了重病”“我父母患有精神病”。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家庭不完整的人,基本上都不想让别人知道“我没有爸爸”“我没有妈妈”“我父母离婚了”“我儿子不在了”等。在送温暖的时候给他们拍的照片、视频,无论是通过媒体刊发出来,还是在朋友圈发出来,都可能让“被温暖的人”有被冒犯的感觉,也感到很难为情。不是他们有颗“玻璃心”,而是“自己的伤口不想被他人看见”。
又何况,有的时候因为“拍照留念”还容易引发误会、引发舆情。前段时间发生的“让老人寒风中抱着白菜拍照”就是深刻的教训。当然,我们相信送温暖的时候“拍照留念”,多数情况是没有恶意的,也不是为了显摆。但是,我们还是应该多些感同身受的理解。慰问“特殊群体”,“拍照留念”没必要!

猜你喜欢

注意!这样称呼出家人是不如法的,少一个字都不行


“谷歌女财神”去世


神驰机电(603109SH):户用储能尚在开发之中


7月重点上市新车汇总 全新一代迈腾MINI COOPER纯电版领衔


隔夜要闻:美国又一关键通胀指标加速上升 欧盟对大型科技公司展开调查 Adobe第二财季营收指引低于预期


一个月内两家企业“上市” !资本市场“常熟板块”再扩容


三一国际(00631HK)拟8月29日举行中期业绩投资者推介会


动力煤弱势运行,双焦情绪仍在恶化


永贵电器(300351)5月27日主力资金净卖出315364万元


量化私募大跌!原因曝光


生意社:5月5日欧洲地区对二甲苯收盘价格暂稳


美股暴跌致产品净值大幅回撤?但斌最新回应!


重要数据超预期!信贷投放“火力全开” 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回暖


COMEX期金突破2900美元盎司


探索两地试点金融审判“三合一” 尽快推动制定“背信罪”司法解释


护士霍某某,记过、降级!_齐鲁_论文_患者


现货黄金短线持续走高


一个月内两家企业“上市” !资本市场“常熟板块”再扩容


财信研究评9月货币数据:社融延续回升,需求恢复仍弱


沪指半日跌039% 6G概念股异动领涨
